Vol.1 No.9 上大學該做的事?在這幾年裡盡可能觀察自己

開學前夕,新生們也快要跟我們一起第一次選課,但在一切甜課涼課早八不要選、上大學必做的八九十件事之前,致新生系列的第一篇,只想講我覺得大學階段最重要的一件事 ——「大學階段請盡可能完整地看見自己」

去看見自己快樂、安心、舒適、傷心、痛苦、掙扎、喜歡一個人、不喜歡一個人、被喜歡著等各種情境下的狀態。

去發現「原來我會這樣」、「原來我會為這種事生氣」、「原來我其實喜歡什麼」、「原來我可以接受OO」、「原來我超級受不了XX」......

-

-

▍為什麼需要「看見自己」?

-

在《培養感受力:打造自我風格的日常練習感性のある人が習慣にしていること)》書裡對於「具有感受力者」的定義:

擁有感受力的人,就是能理出答案的人

  穿戴適合自己的服裝及飾品。

  到訪某地時,用充滿好品味的伴手禮抓住人心。

  會關心他人的狀況、具有敏銳的直覺,掌握工作的速度也十分迅速。

  甚至能察覺細節上的不協調感,並發想嶄新的點子。

  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,也可以在工作上取得良好的成績。

-

誰不喜歡這種狀態和這樣的人w

書裡的用詞是「感受力」,而融合自己目前為止的觀察,在通往書中「具有感受力者」的路上,必備的修煉就是「看見自己」。

-

-

▍什麼是「看見自己」?

-

知道自己喜歡一個環境與場域時的狀態、知道自己工作倦怠時會有的反應、知道自己身體傳達警訊的方式、知道什麼是自己生活崩垮的前兆......

在遇到新事務/新場域/新的人際關係......時,可以以先前的經驗、記憶、紀錄為依據,去觀察並發現這是否是適合自己的、讓自己覺得自在與安心的,或這是需要慢慢淡出,甚至是迅速逃離的狀況。

-

-

▍如何去「看見自己」?

-

⭕️:觀察、感受、等待自己、留出處理心情的時間與空間、留下紀錄

❌:壓抑、否定、覺得「我不可以有這種感覺」、逃避感受與情緒

-

過程裡可能會看到一些自己不喜歡的、收穫「我怎麼會這樣」的驚嚇或「原來我適合這個」的驚喜。

覺得核心在於「不要逃避」。

直面自己的感受,去觀看、試著去拆解各種反應的來源。一個事件踩到哪些雷點,所以自己在當下會那麼生氣?一個空間具備哪些要素,所以覺得安心?一個人身上的哪些特質令人非常欣賞?

-

一個比較具體的例子:

個人在聊天的時候滿喜歡問「怎麼說?」「為什麼?」,這種追問型的答覆。

那天是對很不擅長回答這類問題的人w

有些人會覺得就是沒有想太多/直覺,就直接脫口而出了。

-

基本上大多數脫口而出的東西,背後一定有某種觀念或經驗,試著說明通常都會有新發現。

最近很多次在說明後想到新東西,寫這篇的過程也是不斷追問自己並嘗試完整敘述。

重複這個過程其實滿有趣的,每次覺得自己走到新階段之後,都還能發現有能更深入探究的東西。

-

-

▍「看見自己」之後呢

-

做出決定並執行吧。

發現自己喜歡什麼狀態、適合怎樣的人與空間,開始整理、把不適合自己的人與事清出生活裡吧。知道之後做出行動,才能慢慢累積出生活上真正的改變。

-

-


還在想這系列的名字「致新生」似乎有點狹隘,因為其實是對大學階段的各種反芻與觀察紀錄,不只給新生,也給正在大學裡的自己與夥伴們。

本篇也是第一次聚焦在「觀察/看見自己」這件事寫長篇,不知道大家會好奇或需要進一步說明哪些項目?可以直接回信給我喔

也歡迎各種讀後心得回饋!


▍關於之前有人問到的書單

-

結果真的能好好看書的時間,好少 QAQ。怎麼會這樣啊可惡

  • 《 86—不存在的戰區— 》(日語:86―エイティシックス―)
    -
    動漫看一遍準備看第二遍(Netflix 有)、原作小說 1-12 集一二三四五六刷的超愛作品。出現在這裡就是想推坑大家。大大大大大推。-給其他同樣喜歡的夥伴:原作小說第 13 集出了喔。在寫上一篇電子報時候查到,差點直接鬼轉去把小說最新級數看完。後來有寫完電子報,我也把 13 集看完了w-
    依然是超級喜歡的作品喔,目前踩在非常重要的劇情節點上,新的一集依然維持我非常欣賞的真實且殘酷而不隨便,是水準依然在線的完美發揮。期待 14 集。

-

-

▍暑假計畫

-

學校九月第一週就開學了,所以目前暑假差不多剩下八月一個月。接下來的事項有:

  • ☑️ 回台南找朋友
  • 各種軟體工具嘗試:Figma、Anki、Latex / Katex、方格子
  • 現有的檔案整理:筆電、Heptabase
  • 各種線上課跟書(這個有點多,可能最後會需要排到學期中繼續)
  • IG 帳號的近況整理與策略回顧
  • 各種寫寫寫

-

大家的暑假還有哪些計畫/已經完成了哪些事呢?

-


▍對於回饋的期待

之前因為在處理類似的主題,跟讀帳的朋友交換了彼此課堂上拿到的書單,很喜歡這種交流方式,也希望可以透過電子報的形式讓互動跟交流變得更簡單 (/ω\)

所以雖然很多主題都還在入門階段,但依然會在這裡持續記錄、分享,如果讀者裡有更熟悉這個領域的人就太好了,請多指教、我需要你w

-

針對電子報本身,前十期都還在實驗期間,所以希望大家無論喜歡/不喜歡任何元素都要告訴我!可以:

-

▍一些預定的內容清單

  • 當讀書不一定是正業、正業不一定要讀書——大學裡的「不務正業」到底是什麼?
  • 這學期在幹嘛之報告寫什麼:兒少社群媒體使用規範政策
  • 這學期在幹嘛之報告寫什麼:與健康資訊相遇的歷程
  • 在宿舍裡重建生活
  • 創作者小故事:「永遠不缺靈感與題材」的秘密
  • 創作者小故事:真的有辦法變出穩定的收入嗎?
  • 創作者小故事:我真的有想讓這些內容擴散嗎?
  • 創作者小故事:被讀者認出來/在現實生活中遇到讀者這檔事
  • 對於一些用詞的感受觀察:網紅、作者、創作者
  • 對於一些用詞的感受觀察:政客、政治、公務員
  • 如何搞定家長

持續募集!歡迎許願!

-


大家的暑假還有哪些計畫/已經完成了哪些事呢?


想持續收到信件夥伴,請在下面的欄位輸入收信的電子信箱訂閱。(不建議用機構/學校的信箱)

很高興你讀到這裡!希望有帶來一些幫助或一點陪伴與快樂。我們下個星期日再見。

有任何想說的話可以到:

歡迎按下面的按鈕,把這篇分享給你覺得需要的朋友 (⁎⁍̴̛ᴗ⁍̴̛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