Vol.1 No.13 期末生活像某種怪誕的獻祭
許久不見,各位早安
好久不見,久到我覺得自己要重新找回在這裡說話的習慣和語調、久到我開始遲疑自己是否應該回來、久到我開始懷疑這裡是否還有人在。
嘿我考完期末了,雖然作業還沒完全結束,但最難的部分已經過去了
你呢?近來還好嗎?
-
-
▍期末像一場年末的獻祭
-
期末在在各種書本、報告、專案之間燃燒自己,每一份迷惘與焦慮都為這樣的生活再添一把柴。
感覺像一場默默展開的獻祭,身為烈火中心的祭品,但火光沖天的祭壇後到底還有什麼?
獻祭給誰?能帶來什麼?誰點起了這把祭祀的火?
-
幾次咖啡喝到心悸、幾天醒到天邊絳紫色的時候、幾場晚上十點多的會議,
幾份精彩的報告、幾陣全場的掌聲、幾個勉勉強強的考試成績,
很多累到筋疲力盡的凌晨、不少質疑自己的時刻、許多困惑與掙扎交織的瞬間。
-
能做完嗎?讀得完嗎?夠好了嗎?
會後悔嗎?身體還行嗎?
\\\\\\
這值得嗎?
\\\\\\\
-
我不知道。
但考完最後一科、掙扎著把半夜截止的作業交出去後的那天,睡了十四個小時,然後終於有稍微像活人一點。正式登回人間。
-
總覺得這種彷彿沒有明天的過日子方式不太好,一部分原因應該是各種關於自己的輸出太少了,於是一考完就回來了,會繼續寫下去的。
依然在緩慢拼湊上面每一題的答案,但第一步應該是釐清自己到底做了什麼,所以下週的主題是大二上這學期的回顧清單,還在慢慢整理自己的回顧地圖。
-
最近真的超冷,情緒波動大,要記得留時間照顧自己呦。
可以參考之前這篇:
-
▍對於回饋的期待
之前因為在處理類似的主題,跟讀帳的朋友交換了彼此課堂上拿到的書單,很喜歡這種交流方式,也希望可以透過電子報的形式讓互動跟交流變得更簡單 (/ω\)
所以雖然很多主題都還在入門階段,但依然會在這裡持續記錄、分享,如果讀者裡有更熟悉這個領域的人就太好了,請多指教、我需要你w
-
針對電子報本身,前十期都還在實驗期間,所以希望大家無論喜歡/不喜歡任何元素都要告訴我!可以:
- 填電子報回饋收集表單:https://forms.gle/6oGerGNZgMUWxigG8
- 直接回信給我!!直接在信箱比照回覆其他信件的方式回覆本篇即可
-
▍一些預定的內容清單
- 當讀書不一定是正業、正業不一定要讀書——大學裡的「不務正業」到底是什麼?
- 這學期在幹嘛之報告寫什麼:兒少社群媒體使用規範政策
- 這學期在幹嘛之報告寫什麼:與健康資訊相遇的歷程
- 在宿舍裡重建生活
- 創作者小故事:「永遠不缺靈感與題材」的秘密
- 創作者小故事:真的有辦法變出穩定的收入嗎?
- 創作者小故事:我真的有想讓這些內容擴散嗎?
- 創作者小故事:被讀者認出來/在現實生活中遇到讀者這檔事
- 對於一些用詞的感受觀察:網紅、作者、創作者
- 對於一些用詞的感受觀察:政客、政治、公務員
- 如何搞定家長
持續募集!歡迎許願!
-
祝大家期中順利、平安活到寒假
想持續收到信件夥伴,請在下面的欄位輸入收信的電子信箱訂閱。(不建議用機構/學校的信箱)
很高興你讀到這裡!希望有帶來一些幫助或一點陪伴與快樂。我們下個星期日再見。
有任何想說的話可以到:
- 電子報回饋收集表單:https://forms.gle/6oGerGNZgMUWxigG8
- 直接寄信到這個信箱:studying.c.a.t112@gmail.com
- 我的 IG 大本營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studying_c.a.t/
- 比照回覆其他信件的方式,直接回覆給我!
歡迎按下面的按鈕,把這篇分享給你覺得需要的朋友 (⁎⁍̴̛ᴗ⁍̴̛⁎)